三易元文化公司簡介
南京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2019年9月20日獲得江蘇省南京市工商部門批準成立
衢州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2020年5月26日獲得浙江省衢州市工商部門批準成立
瀏陽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2020年11月29日獲得湖南省瀏陽市工商部門批準成立
宿州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2020年12月23日獲得安徽省宿州市工商部門批準成立
江陰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2021年1月5日獲得江蘇省江陰市工商部門批準成立
綏化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2021年6月10日獲得黑龍江省綏化市工商部門批準成立
汾陽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2021年6月16日獲得山西省汾陽市工商部門批準成立
重慶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2021年7月19日獲得重慶市工商部門批準成立
——“三易元文化”文字及圖片標識,2021年8月28日在國家商標局注冊成功并頒發“商標注冊證”,商標注冊號:52811906。
南京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介
南京三易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2019年9月經江蘇省南京市工商部門批準成立的合法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1320104MA204CLT63。為香港乾坤國學院有限公司授權在中國大陸總辦事處暨香港乾坤國學院南京總院。
企業理念: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國學圣賢經典,用國學智慧服務百姓,文化復興助力中國夢。
企業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企業宗旨:傳承國學經典智慧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企業目標: 用國學易學智慧服務天下百姓,把中華優秀文化帶向世界。
發展方向:遵循“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導思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國學經典智慧;弘揚國粹周易文化。
運營方法:
①組織國學文化交流;
②國學、易學文化、技藝傳承推廣;
③文化信息咨詢;
④挖掘周易精髓和民間高人;
⑤運用國學智慧服務百姓,造福人民。
公司章程:詳見“三易元公司章程”
經營范圍: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展覽展示服務、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計算機系統服務;基礎軟件服務;軟件開發;產品設計;模型設計;包裝設計;軟件咨詢;經濟信息咨詢、文化信息咨詢、體育咨詢、企業管理咨詢、旅游信息咨詢、商務信息咨詢;公共關系服務;會議服務;工藝美術品設計;電腦動畫設計;企業形象策劃;設計、制作、代理、發布國內各類廣告;市場調查;文藝創作;影視策劃;翻譯服務;數據處理;工藝品、珠寶首飾、陶瓷制品、皮革制品、塑料制品、針紡織品、箱包、電子產品銷售;出版物批發及零售。
三易元文化
《易經》的沿革與“三易”
《周禮》上說:“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可見《易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一般稱之為“三易”。
神農時代《連山易》、黃帝時代《歸藏易》、以及《周易》。
《易.系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于天,附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紋,與地之宜,進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自伏羲時代之后,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人類族群的擴大、原始農業的興起,伏羲八卦已漸漸難以完全滿足人們的生活、生產需要,所以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中,人們根據認識和實踐活動對八卦進行了改造和換代,到神農時代形成了以艮卦為首的《連山易》。其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兇判辨之坐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是用對客觀世界的實體論、摸看論來定義萬物發展的自然法則,對以人為本的社會人類行為作了系統的規則并論證論述。為當時的農業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指導,是中國農業文明的起點。
《連山》,后亦稱《連山易》,古多只稱《連山》,其名初見于《周禮·春官宗伯·大卜》,據傳為天皇氏所創。遠古有三易,《周禮》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易,三曰周易。
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逼渲羞B山易和歸藏易,兩千年來歷代典籍鮮有記載,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幾成定論。此二易也成為中華文化領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謎。歷來學界以為,連山易是以艮卦開始,如山之連綿,故名連山。
鄭玄在《易贊》中說:“《連山》者,象山之出云,連連不絕。其是以艮卦開始,如山之連綿,故名連山!哆B山》與《歸藏》、《周易》并稱為"三易",《連山》屬先天易。宋羅泌《路史·前紀二·天皇紀》載,據傳《連山》是盤古開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簡本)!哆B山》藏于蘭臺,《歸藏》藏于太卜。
《連山》是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兇判辨之坐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不同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觀論來指導概念論的辯證方法。其先天八卦圖,以艮(山)為首,主要講陰陽卦的對峙。
《連山易》古多只稱《連山》,其名初見于《周禮·春官·宗伯·大卜》:
“(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其《筮人》又云: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連山”義為山出內氣,山連山。
鄭玄《周禮注》:“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
《易贊》、《易論》:“連山者,象山之出云連連不絕!
賈公彥疏:“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者,此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云氣出內于山,故名易為連山。
《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傳》:“連山似山出內氣,連天地也!
后世也有人以為《連山》不是易!斑B山、歸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保櫻孜洹度罩洝と住罚╊櫻孜渲f沒有過硬依據。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鄭玄于《周禮注》稱:“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顧炎武《日知錄?三易》:“連山,歸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
相傳連山至漢初時已失佚,桓譚《新論》云:“山(連山)藏于蘭臺”。北宋邵雍認為:“連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為揲,正卦一0一六,互卦一0一六,變卦三二五0一二,以數斷不以辭斷。其吉兇一定不可易”。又一說《連山》即《數術略》之《夏龜》。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收有《連山》一卷。
農業的興起使得食物越來越豐富,從而帶動了人口的激增、人地矛盾的凸顯、人際矛盾的擴大、以及階級矛盾的形成,各種矛盾的交織、沖突、碰撞使得原始社會的矛盾開始加劇,社會開始動蕩、戰爭開始出現、階級壓迫逐漸擴大,到黃帝時代各個部落之間矛盾不息、沖突不斷、紛爭不已、戰爭不止,極大地損耗了各部落的人力、物力,使得各自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被打斷,給民眾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就在這種背景下,軒轅黃帝先后整合了北方各部落,擊敗炎帝統一了黃河流域,并趁勢和北上的蚩尤聯盟展開大戰,最終擊敗以蚩尤為首的南方部族聯盟,整合并建立起了華夏民族。而在這一過程中,黃帝及其文武大臣為了適應社會的變遷、戰爭的威脅和人族的發展,在之前先天八卦、連山易的基礎上,逐漸總結歸納出了由坤卦開始的《歸藏易》。歸藏由坤卦開始,象征“萬物莫不歸藏其中”,之后不斷完善,至商代時徹底完成,所以又稱歸藏為《商易》。
《歸藏》是三易之一,《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币馑际钦f《連山》、《歸藏》(現已出土發現)、《周易》是三種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個經卦重疊出的64個別卦組成的。相傳天皇氏作《歸藏易》,另有傳軒轅氏所作,有四千三百言。宋代家鉉翁稱:“歸藏之書作于軒轅黃帝。而六十甲子與先天六十四卦并行者,乃中天歸藏易也!薄兑捉洝肥沁h古文明的產物,是我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融為一體的哲理性很強的著作!兑捉洝贩譃槿,天皇氏時代《連山》、《歸藏》,秦漢時期的易書《周易》,并稱為“三易”(另有一說三本書均作于遠古)。遠古時代人們定天象、法地儀,觀象授時,創制歷法與易書等,文明肇始!洞呵锩鼩v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于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惫湃撕茉玳_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遠古時期古人“觀象授時”,并確定天干地支及陰陽五行、八卦原理。八卦與干支時間以及方位是聯系在一起的,它們同屬一個系統。遠古早已有之的時空、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哆B山》、《歸藏》是我國遠古時代的文化典籍,有說《連山》與《歸藏》不是失傳了,而是被改了名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又或其它名稱。也有說《連山》與《歸藏》于漢代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經或亡佚。此二易成為中華文化領域里的千古之謎。顧炎武《日知錄?三易》:“連山,歸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
到商代末期,周文王根據當時的社現實和需要在原有的兩易的基礎上,演化出了后天八卦,也稱文王八卦,并以之為基卦創作出了六十四卦的卦辭。其后天八卦的創立的基本依據是:陰陽的對立互存、混元而成太極,四季的變換不止、交替輪回,五行的相生相克,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榮枯變遷。在文王八卦中,震卦為起始點,位列正東,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巽、離、坤、兌、乾、坎、艮,并以乾為父、坤為母、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在二十四節氣中則以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兌為秋分、乾為立冬、坎為冬至、艮為立春。文王后天八卦的完善使給當時周的部族的發展和后來的武王伐紂提供了積極有效的指導。及至周公時期,進一步豐富了爻辭,完成了以乾卦為首的《周易》。此后周易成為指導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的綱領,周人事事皆要卜筮。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督洝分饕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吨芤住窙]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秱鳌钒忉屫赞o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春秋時期,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后相因,遞變發展,百家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后,《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圣典,六經之首。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并列發展:一為舊勢力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家易,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歷史的源流變遷,分為“兩派六宗”。兩派,就是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六宗,一為占卜宗,二為禨祥宗,三為造化宗,四為老莊宗,五為儒理宗,六為史事宗。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三易”是中華民族遠古時代文明的結晶、智慧的集合,但令人遺憾的是《連山易》和《歸藏易》都已經亡佚,成為了中華文化領域里的千古之謎,唯有《周易》流傳至今。
諸如南懷瑾這樣的專家認為,堪輿、醫藥等方面有關易的運用,這與連山易、歸藏易是分不開的。
幾千年來,易經一直被人們譽為“群經之首”,這是因為易經包羅了宇宙萬物產生、變化的的根本規律,其原理被無數的智者所證實并廣泛得到應用,甚至所有的哲學思想,在易經里面都能找到蹤跡,然而人們卻無法用所謂“科學”的方法來全面地證明。
易經有如此的魅力,那么易經是如何產生的呢?因年代的久遠,再加上遠古的人們缺乏文字,今天的人們已經很難準確考證,但通過有限的資料,以及一些遠古的傳說,我們大致理清了易經產生的脈絡?鬃铀鶎懙摹兑讉鳌犯嬖V我們,遠古人們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取鳥獸之紋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
易經并非天外之物,它是人們效法天地而來,用一種簡單易懂的符號來揭示自然的一些法則,從而指導人們更好地生活。因此,易經是非常健康的思想,其本源并不神秘,而是極其簡單,所以稱之為“易”。小雅甚至認為,八卦雖然是伏羲所作,但卻并非他所創。這是由以往諸如有巢氏、燧人氏等長期觀察所總結傳承而來,伏羲將這些思想進行分析,用通俗易懂的八卦符號,使許多人們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從而得以傳播。
至孔子的時代,為了教學和傳播其思想學說,孔子和其眾多弟子、再傳弟子等廣泛收集各地易理學說加以歸納,并以本派學問、學術和思想為骨肉,雜糅多家之要旨,遂編成《易傳》一書,分為:《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系辭上》、系辭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十篇,又稱“十翼”,成為儒家重要典籍。
《易傳》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立論,認為宇宙自然界存在相反屬性事物,相反事物的推摩作用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六十四卦即反映了這種規律。對《易經》的基本原理,《系辭》進行了創造性的闡述和發揮,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奇偶二數、陰陽二爻、乾坤兩卦、八經卦、六十四卦,都由一陰一陽構成,沒有陰陽對立,就沒有《周易》,它把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的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它特別強調了宇宙變化生生不已的性質,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又提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說法,發揮了“物極必反”的思想,強調提出了“居安思!钡膽n患意識,它認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肯定了變革的重要意義,主張自強不息,通過變革以完成功業。同時,它又以“保合太和”為最高的理想目標,繼承了中國傳統的重視和諧的思想!断缔o》肯定了“易與天地準”,認為《周易》及其筮法出于對自然現象的模寫,其根源在于自然界;同時認為易卦包羅萬象,囊括了一切變化法則,它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將以箸求卦的過程理論化,實際涵含著宇宙生成論,對后來的思想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中心。
至秦統一中國之后,其他的易理學說逐漸消亡,唯有《周易》和《易傳》得以保留,到西漢以后,就將《周易》和《易傳》合稱為《易經》或《易》,并不斷涌現出了諸多易學派別,極大地發展和豐富了《易經》的內容,使之成為一個包含了小到最基本的學術論點、治政方針,大到治國之策、宇宙之源的龐大的思想文化體系,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發展、生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易經》是中國古代經典著作,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對于這部書,評價主要有三個關鍵詞:
(1)大道之源,(2)群經之首,(3)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