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應用研究部
高級研究員、研究員:藍必照、周珍、朱鶴云、余新棟、王勇、王小軍、劉正芳、劉全威、楊建鵬、邱殿明、謝祖信、陳勝、吳林、崔永清、薛宇亨、侯傳武、周必慶、董易坤、王聚甫、蔣永強、李清香、胡斌、杜紅光、林飛良、王柯棋、高秀蘭、陶惠莉、張桂琴、謝幸活、郭彩云、曹國寶、徐瑞峰、周運鋼、王黎紅、邱宇寧、侯珍、閆春蘭、張春杰、鐘時永、楊秀松、李中順、周國育、謝鈞強、李學哲、李瑞蘭、鄧金歐、顧維斗、施華、祖敏、黃福生、李輝、李汶東、吳恩光、閔道勝、張艷、劉金柱、滿守貴、程彥杰、周玉升、肖賢貴、朱常智、楊豐源、于家平、朱同壁、鄧盧山、梁玲燕、楊宗臻、譚啟財、張后年、姜武、王敏儒、李志國、王艷輝、陳世剛、趙紅偉、邵紹祥、劉兆瑞、吳祖亮、楊振研、楊振藝、劉凱慶、鄭云勻、周建春、王瑞蓮、陳強、關孟云、符文藝、呂五妹、汪芳、金伶、張雪泉、俞大圣。
周易文化
《周易》文化
《周易》是群經之首,是一部淵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學著作,中國哲學的源頭活水?!兑住吩从诤訄D洛書,上古有三本《易》:連山、歸藏、周易。前兩本失傳,于是易經現在等同于《周易》?!耙住庇腥N含義,一是變化,即世間萬事萬物的無窮變化;二是“簡易”,即以簡單詮釋復雜、“以六爻窮變化”;三是“不變”,即永恒不變。中國哲學的許多思想,比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亢龍有悔、履霜堅冰都出自這部著作。許多科學現象也和《周易》理論不謀而合,體現中國古人的智慧。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督洝分饕?/span>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吨芤住窙]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秱鳌钒忉屫赞o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春秋時期,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后相因,遞變發展,百家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后,《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圣典,六經之首。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并列發展:一為舊勢力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家易,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歷史的源流變遷,分為“兩派六宗”。兩派,就是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六宗,一為占卜宗,二為禨祥宗,三為造化宗,四為老莊宗,五為儒理宗,六為史事宗。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
中國名人對《周易》的評價
孔子: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孫思邈:不知易,不可以為醫。
虞世南: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蘇東坡:撫視《易》、《書》、《論語》三書,即覺此生不虛過。
毛澤東:中國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只有陽沒有陰,這是古代的兩點論,形而上學是一點論……
郭沫若:《易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
馮友蘭:《周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
南懷瑾:我始終懷疑《易經》的文化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留下來的,不是這一個冰河時期的產物,因為它的科學、哲學的道理太高明了。
張協和:近代學者由于易理之啟示獲得諾貝爾獎金者已有四:德國漢森堡,其論文為《測不準原理》;丹麥之玻爾教授,其論文為《相生相克原理》,并在慶祝酒會上以太級八卦紀念章贈人;中國楊振寧、李政道,其論文為《不對等定律》,并自稱得之易經之啟示。今后由此書而得獎者,當猶有其人,愿周易學者多為現代科技服務。
國際名人對《周易》的評價
愛因斯坦:西方科學家做出的成績,有不少被中國古代科學家早就做出來了。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學家自幼學習《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學家們不曾掌握的一把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
李約瑟認為易經的太極圖顯示了宇宙間力場的正極和負極的作用:“中國文明在科學技術史中曾起過從來沒有被認識到的巨大作用。”
黑格爾:《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就人類心靈所創造的圖形和形象來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這是一種崇高的業。
榮格:談到世界人類惟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來的事實所推翻,惟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
英國學者湯因比:中國誕生于2000年前的陰陽易學對人類文明的起源,起到了樂曲般的推動作用。
19世紀下半葉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政府規定,不懂易經者,不得入閣。
松下幸之助:中國古代的哲學,是天下之最。我公司職員必須頂禮膜拜,認真總結、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興旺發達。
美國哲學家卡普拉:可以把《易經》看成是中國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權威們認為它在中國二千多年來所享有的地位只有其它文化中的《吠陀》和《圣經》可以相比。它在二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
歐洲哲學權威C.G捷恩: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
周易作者
《漢書·藝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書過程時,稱“人更三圣,世歷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經》的大學問家很多,如歐陽修、龔自珍。當代學者錢玄同精心考據后認為“孔丘無刪或制作‘六經’之事。”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斷言:“誰為作者殊難確指,歸功一圣亦憑臆之說”。清儒家學者幾乎一邊倒認為“孔子以前不得有經”,康有為則認為:“凡‘六經’皆孔子所作”。
根據現代學界研究,一般認為,《周易》(64卦及卦爻辭)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辭為周公所作。
名稱由來
《周易》又稱《易經》,分為經部和傳部,經部之原名就為《周易》,是對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義的揭示和相應吉兇的判斷,而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系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是孔門弟子對《周易》經文的注解和對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
“周易”一詞的解釋,眾說紛紜,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二種:一種認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書;一種認為《周易》是講變化的書,英文中TheBookofChanges的譯文就是取此義。
春秋時,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傳》這部史書當中,多次提到“周易”,但從當時人們運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畫(符號)卦爻辭。
戰國時,以解釋《周易》為宗旨的《易傳》成書?!吨芤住泛汀兑讉鳌凡⒎Q為《易》,如《莊子》所謂“易以道陰陽”、《荀子》所謂“善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傳》。
西漢以降,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制,采納了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效仿先秦與漢景帝把道家黃帝與老子的著作稱經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稱為“經”?!吨芤住泛汀兑讉鳌繁环Q為《易經》,或直接稱為《易》。自此以后,《周易》、《易經》、《易》混合使用,有稱《周易》,有稱《易經》,有稱《易》,其實含義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傳》,一直沿用至今,仍然沒有嚴格區分。有的學者為了區分《周易》經傳之不同,稱六十四卦及卦爻辭為《周易古經》,稱注釋《周易古經》的十篇著作(易傳)為《周易大傳》。
“周”之涵義
具體地說,“周”字,有二義:
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
②:指代號,即周朝,古代常稱周朝的書為周書,如《周禮》、《周語》等。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也有人認為《易經》流行于周朝故稱《周易》,亦有人依據《史記》的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認同《易經》因周文王得名。
“易”之涵義
①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象形字,此說出自許慎《說文解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②理解西周之“易”,理當以西周禮樂制度的變革為條件。
③日月為易,象征陰陽。從文字學看,“易”字的構成是“日”、“月”。“易”上為“日”。
④日出為易。“干”的本義。
⑤易是占卜之名。
⑥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⑦交易,亦即陰消陽長、陽長陰消的相互變化。如一般太極圖所示。有說“易”的甲骨文為象征將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變換、交易。
⑧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恒常的道不變?!断缔o傳》:“生生之謂易”。
⑨指古代卜筮之書的代名詞?!?/span>周禮》“太卜”的記載中,有《連山》、《歸藏》、《周易》三部筮書稱為“三易”,故易是筮書專有名詞。
東漢鄭玄的著作《易論》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句話總括了易的三種意思:“簡易”、“變易”和“恒常不變”。即是說宇宙的事物存在狀能的是:
1.順乎自然的,表現出易和簡兩種性質;
2.時時在變易之中;
3.又保持一種恒常。
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這是簡易;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是“不易”。
《易經》由本文的“經”和解說的“傳”構成。“經”由六十四個用象征符號(即卦畫)的卦組成,每卦的內容包括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組成。
一:爻,卦畫的基本單位為“爻”,爻分奇畫與偶畫,奇畫由一條長的橫線而成“—”,俗稱“陽爻”;偶畫是以兩條斷開的橫線而成“--”,俗稱“陰爻”。每一卦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畫偶畫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種不同的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觀,初、二爻代表地,奇畫為剛偶畫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畫為義偶畫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畫為陽偶畫為陰。所以用“陽爻”“陰爻”稱謂奇畫與偶畫,是泛陰陽論的表現。
二:卦畫(卦的符號),即由六條“—”“--”奇偶畫爻組成。
三:卦名,顧名思義即前面卦畫之名,如“坤”“復”“既濟”等。
四:卦辭,在卦名后,對六爻的綜合總結,如“元亨利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等。
五:爻題,即爻位名稱,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體位置及奇偶畫性質,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數起,分別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為九,“--”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六:爻辭,指單條爻的說明、描述文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如“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同一卦六條爻辭間相對獨立、相對靜止但又相互關聯、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時間、階段事物的發展狀態,以構成完整的發展、發生過程即全卦六爻整體內容總結—卦辭。
七:上卦與下卦和內卦與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經卦重之演變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為“下卦”或“內卦”。如“復”卦,上“地”下“震”,內“震”外“地”,“謙”卦為“坤”上“艮”下,內“艮”外“坤”。
一:古經分篇
《周易》古經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二:卦的構成
1.卦符構成
《周易》每一卦有六爻,即六個符號組成,六個符號由兩部分組成,即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分別取八卦中的某一卦。何為八卦?八卦指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為了記住這八卦的符號,古人總結了順口溜: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符號兩兩相重,構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畫,8×8=64。為了區分八卦之卦和六十四卦之卦,古人稱八卦為“經卦”。稱六十四卦為“別卦”。因此,任意兩個經卦相重疊可以得一別卦。六十四卦是由八經卦相重而成。故從卦畫看,一別卦由兩經卦組成:居下部分稱內卦(又稱下體),另一部稱外卦(又稱上體)。
由于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故往往用八卦卦象稱呼六十四別卦。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種自然物:
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
為了記住六十四卦卦象,以兩個經卦卦象稱呼一別卦。如天地否即看成由天地組成的卦畫稱為否卦。天山遁可看成由天山組成的卦畫可稱為遁卦。
2.《周易》每一卦的組成
《周易》中每一卦除了卦畫(符號)外,還有卦名、卦爻辭,按照先后次序,《周易》每一卦有四部分組成。
①卦畫(卦的符號),即六條符號組成,如坤。
②卦名,所在卦畫后面的叫卦名,如乾,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對卦畫最簡要的說明,它是這個卦的主題。
③卦辭,在卦名后面有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叫卦辭,卦辭是對一卦六爻總的說明。
④爻辭,一卦共六爻,即由六個符號組成,每爻都有一個意思,表達這個意思的文辭叫做爻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在卦辭下,六條爻辭有“九”、“六”作為爻題,陽爻稱九,陰爻稱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為陽爻依次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為陰爻依次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3.卦爻辭的結構
《周易》卦爻辭,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說明事理;另一部分是斷語。
所謂取象,就是敘述一件事,或描述某一自然現象,以此說明一個道理。所謂斷語,就是下結論,多用吉、兇、悔、吝等辭?!吨芤住坟载侈o之所以要由兩部分組成,原因就是為了占問。在占問時,遇到某一卦或某一卦中的某一爻,先看卦爻辭取象部分,表示占問者處境,然后看判斷結果。
卦爻辭兩部分是一種因果關系,有其前因必有其后果,但是這種因果性不具有客觀性、普遍性,也就是說從其前因中推不出其后果,而且有許多事是偶然發生的,不具有普遍性,而《周易》作者將這些不具有真實性,不帶有普遍性的東西加以整理,作為《周易》的卦爻辭。以隱語形式普遍應用于占卜之中來預測未來。
《周易》卦爻辭并不是每一條都是有兩部分組成,情況比較復雜,有時沒有取象部分,直接下斷語。如《恒》九二“悔亡”?;蛘邲]有斷語,如《大畜》九二“輿說輹”(車子與車軸脫節,指車子壞了)。
《周易》卦爻辭斷語常用辭及含義:
吉(善,福祥)
利(順利,適合)
吝(很難)
厲(危險)
悔(悔恨,窮困)
咎(災患)
兇(禍殃,大的災難)
一:卦序指六十四卦排列的順序。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著內在的根據,按照古人說法,這種排列反映了世界產生、發展、變化的過程,以乾坤為首,象征著世界萬物開始于天地陰陽,乾為陽,為天;坤為陰,為地。乾坤之后為屯、蒙,屯、蒙,象征著事物剛剛開始,處于蒙味時期。……上經終于坎、離,坎為月,離為日,有光明之義,象征萬物萬事活生生地呈現出來。
下經以咸恒為始,象征天地生成萬物之后,出現人、家庭、社會,咸為交感之義。指男女交感,進行婚配。恒,恒久,指夫婦白頭到老。社會形成以后,充滿矛盾,一直到最后為既濟、未濟。既濟,指成功,完成。未濟表示事物發展無窮無盡,沒有終止?!吨芤住纷髡吡D使《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符合世界進化過程。
但是這種排列并不是唯一的。1973年在湖南長沙市東郊的馬王堆漢墓中發現了寫在帛上的《易經》叫帛書《易經》,帛書《易經》排列完全不同于今本《周易》,它是按照八卦相重的原則,把《周易》六十四卦分成八組,叫八宮,六十四卦分屬于八宮。
二:六十四卦卦畫排列的特點
唐人孔穎達曾用“二二相偶,非覆即變”來概括六十四卦卦畫排列的特點。
所謂“二二相偶”,是指《周易》六十四卦兩兩為對,共三十二對,如乾坤為一對,屯蒙為一對,按順序依次為對。所謂“非覆即變”,是指《周易》三十二對每一對的卦畫不是顛倒,就是相反。覆,顛倒;變,相反,如(屯)倒置為(蒙),(需)倒置為(訟),這是覆。(乾)與(坤)相反,乾六爻全為陽爻,坤六爻全為陰爻,(頤)與(大過)相反,頤上下為陽爻中間四爻為陰爻,大過上下為陰爻,而中間四爻為陽爻,二者卦畫完全相反,這就是變。
《周易》六十四卦三十二對,有二十八對為“覆”,有四對為“變”,即除了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變卦外,其它與對皆為覆卦。
一:爻含有三才之道。
八卦由三畫組成,如乾坤三畫象征著天地人,天地人即“三才”,其中下爻代表地,中爻代表人,上爻代表天。六十四卦由八卦相重而成,故六十四卦中也含有三才之道。一卦六爻,初二爻為地,三四爻為人,五上爻為天。
二:爻所處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階段
初爻:代表事物開始;二爻:代表事物嶄露頭角;三爻:代表事物大成;四爻:代表事物進入更高層次;五爻:代表事物成功;上爻:代表事物終極。乾卦比較典型。
三:爻所處位置代表人的身體不同的部分
初爻:代表腳趾(因腳趾在最下);二爻:代表小腿;三爻:代表腰(三爻居中,腰也居中)四爻:代表上身;五爻:代表臉;上爻:頭。咸卦、艮卦比較典型。
四:爻所處的位置代表社會不同等級
按照漢人對《周易》的注釋,情況如下:初爻在下,代表民;二爻居中,代表君子、卿大夫;三爻在二爻之上,代表諸侯;四爻近五,為近臣;五爻在上居中,為天子;上爻在最上,為宗廟(或太上皇)。
五:爻所處的位置代表不同性質事類
一般說來,二爻五爻居中,以示行中之道(即不偏不倚,不過無不及,古人稱為大德),故多榮譽,多有功績。也就是說,《周易》二五兩爻辭多是吉利的。三爻居內卦之上,過中。故多兇險。四爻近五爻,五爻為天子,故近天子之人,多恐懼,即所謂伴君如伴虎。初爻代表事未成,上爻以示事已過。
六:爻位
爻所居的位置叫爻位。爻位有一定的規律:初為陽位,二為陰位,三為陽位,四為陰位,五為陽位,上為陰位,即奇為陽位,偶為陰位,初、三、五為陽位,二、四、上為陰位。在《周易》中,陰陽位與陰陽爻并非一一對應,即陰爻并非居陰位,陽爻亦并非居陽位。而多為陰陽雜居,如陽居陰位,陰居陽位,故《周易》中有當位、不當位(或得位、失位)問題。一般說來,陽居陽位,陰居陰位為當位。陽居陰位,陰居陽位為失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全當位者為既濟卦,全失位者為未濟卦
《周易大傳》,或稱《易傳》,因共十篇,又稱“十翼”。傳,有解說之義。在古代,凡解說、闡發經典著作意義的書和文字,皆可稱為“傳”。如《春秋左傳》,是左丘明為《春秋》所作的注釋?!对娊浢珎鳌肥敲酁椤对娊洝匪鞯淖⑨?。翼,本指鳥蟲之翅膀,此是指《周易》不可缺少的,與《周易》相輔相成的,注釋解說《周易》的著作。
《易傳》十篇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
一:《易傳》的貢獻
《易傳》是現存最早、最系統的注釋《周易》的著作。它的成書對《周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學習、研究《周易》的必讀之書。
1.從抽象意義上對《周易》作了注釋,即將《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上升到理論高度進行概括說明和解釋。如《易傳》從宇宙宏觀角度探討《周易》起源,它認為《周易》是古代圣人仰觀俯察,對大自然進行模擬、效法的結果,因而《周易》中八卦及六十四卦體現了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經過這樣一解說,使《周易》理論變得博大精深。在注釋《周易》卦爻辭時聯系卦爻畫注釋,《周易》卦爻辭多是記錄和敘述某一件事和某一現象。而《易傳》把具體的卦爻辭上升到抽象的陰陽關系,從卦的含義及爻所處的位置進行解釋,從理論水平看,遠超《周易》古經。
2.《易傳》從整體上對《周易》六十四卦加以排列和說解,揭示了卦與卦之間、卦象與卦辭之間、爻象與爻辭之間、卦與爻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周易》六十四卦由原來散亂不堪,變成了一個有機的,具有一定邏輯性的相互聯系的統一體。
3.《易傳》對《易》的體例(如卦象、爻象、爻位等)作了詳細說明,還保留了中國古代原始的古筮方法——大衍法,在《易傳》產生之前的春秋時代,雖然用《周易》占問非常盛行,但對《周易》體例、筮法都沒有說明,而《易傳》在這一方面作了說明。對研究《周易》體例、筮法的起源有很大意義,若無《易傳》,今人將不知古代《周易》體例和占筮的方法。
二:《易大傳》的內容
1.《彖傳》(或稱《彖》)
彖,即材,通“裁”,有裁斷之義。裁斷一卦之義的文辭,叫彖辭。彖辭也叫卦辭。對彖辭(卦辭)的解釋稱為“彖傳”?!兑讉鳌芬?/span>“彖”作篇名,實指“彖傳”?!跺鑲鳌饭?/span>64條,按照六十四卦分為上下經的分法,《彖傳》分為上、下,即《彖傳》上,《彖傳》下?!跺鑲鳌穼a尅吨芤住坟赞o,其方法如下:
①以八卦之象釋卦辭。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種自然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風,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代表山,兌代表澤。以八卦之象解釋卦名卦辭。如《泰·彖》即《彖》釋《泰》曰:
“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所謂天地交,是指泰上坤下乾,坤為地,乾為天,天本在上,而今在下,地本在下,而今在上,以示天陽之氣下降,入地氣之中,地陰之氣上升而入天氣之中,二氣交感,故有“天地交”之義。由于陰陽二氣交感,萬物生生不已,故為通達,即是“萬物通”。
所謂上下交,是指泰上坤下乾,乾為天陽本在上而今在下,坤為地陰本在下而今在上,故有上下交感之義,就社會而言,乾象征君,坤象征民眾,在泰卦,君在下,眾在上,以示君民上下交感,志向相通。
自然界的陰陽二氣交感,萬物通達生長;社會中君臣上下交感,志向一致,故天下泰平和諧,因而稱此卦為《泰》卦。泰。就是泰平,通達。
②取義理釋卦辭。八卦皆含有義理,如乾為剛,坤為柔,震為動,巽為入為風,坎為險,離為麗,艮為止,兌為說(悅)?!跺鑲鳌芬园素运x理釋卦辭,如《訟·彖》,即《彖》釋《訟》曰:
“上剛下險,險而健,訟。”
所謂上剛下險,是指《訟》上乾下坎,乾為剛在上,坎為險在下,故有“上剛下險”。所謂險而健,是指《訟》內卦坎為險,外卦乾為剛,剛即健,故稱“險而健”。因此卦乾陽剛健在上,坎水陰險在下,上下爭訟,故為訟卦。
③取爻位說釋卦辭。所謂爻位說,是指爻所處的位置。它主要有這樣幾方面內容:中位、乘、得位、失位、應位?!跺鑲鳌芬载澄徽f釋卦辭,如:
A.以中位說釋之:
《蒙·彖》:“‘初筮告’,以剛中也。”
所謂以剛中,是釋“初筮告”,蒙卦有九二爻為陽爻,并居內卦中位,故稱“剛中”。
B.以得位、應位釋之:
《小畜·彖》:“柔得位而上下應之。”
小畜一陰五陽,六四爻以陰居陰位,故稱“柔得位”,五陽爻分居六四上下,故稱“上下應”。
C.以乘釋之:
《彖傳》所謂乘,是指陰爻居陽爻之上。乘,有乘凌之義?!跺鑲鳌芬猿酸屫赞o,如《夬·彖》:
“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夬一陰五陽,陰為柔,陽為剛,此卦有一陰柔乘凌五剛之象,故柔乘五剛。
④以卦變釋卦辭:
卦變,是指由于陰陽爻的變動,而使一卦變成另一卦,它反映了卦與卦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變化的關系?!跺鑲鳌愤\用這種卦與卦之間的關系注釋卦辭。如《損·彖》曰:“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所謂損下益上,是指《損》來自《泰》卦,即泰九三爻與上六爻交換位置而成,從上下卦看,是減損泰卦下體一陽爻而增益到其上體來。其道上行,是說減損下一陽而增加到上,陽通行在上。
而《益·彖》所說“損上益下”與《損·彖》相反,它是指《益》來自《否》,是減損《否》上一陽爻而增益到下,即《否》九四爻與初六爻互易而成。
2.象(又稱《象傳》)
卦象取法自然之象,自然之象是指自然界事物所呈現的容貌、形態,如日月星辰所呈現的象稱為天象,山川草木所呈現的象叫地象?!吨芤住分械南笫菍ψ匀唤缰械奈锵蠹右愿爬ㄕ?,并通過卦表現出來的?!兑讉鳌分凶鳛槠?/span>“象”是指《象傳》,從上下經來看,它分為《象》上、《象》下兩篇,從釋一卦來看,又可分為兩部分:大象、小象。大象是釋卦象,小象是釋爻象。
大象釋卦的方法,是先用八卦之象解釋卦,然后比擬人事,說明根據此卦象當如何去行動。如《比·象》:“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比上坎下坤,坎為水,坤為地,坎在坤上,故地上有水。水性下,水行地上,沒有間隙,有親比之義,故此卦為比。比:親比。先王效法此卦象當建立許多諸侯國,并以仁愛的態度去對待諸侯。從卦畫看,比卦九五居上中為王,上下全為陰爻,故稱萬國、諸侯。
《小象》釋辭的方法:
①取爻位說
如釋《屯》六二曰:“六二之難,乘剛也。”這是說,《屯》六二有“難”之文辭,是在于:《屯》六二之陰乘凌初九之陽剛。
又如釋《否》九五爻辭:“‘大人’之吉,位正當也。”這就是說,《否》九五有“大人吉”之辭,在于此爻是以陽爻而居陽位,且居外卦之中位,即所謂“位正當”。
②《小象》有只從爻辭自身來解釋爻辭,也就是說辭不明確,小象換一種說法表達這個意思。如《屯》六三曰:“即鹿無虞。”《象》釋之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這是說,在沒有虞人作向導的前提下去追鹿,這只有被動地跟從禽獸。禽是釋鹿。
③從義理方面釋爻辭
如《恒》六五云:“貞婦人吉,夫子兇。”《小象》解釋說:“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兇也。”這是說婦道人家守正則有吉。所謂守正就是婦人在婚姻方面從一夫而終,即一輩子只能嫁一夫,夫死不能再嫁,只有這樣,才能有吉祥,而作為男子有絕對的權利只宜婦人從他,若他從婦人則有兇?!断蟆吩谶@里很顯然是以儒家的倫理道德來注釋爻辭,這是《恒》辭中所沒有的,《恒》六五爻辭是說,占問遇此爻,婦人則有吉,而男人則有兇。
3.《文言》
“文言”之辭,古者多解,有說以文飾乾坤的,有說依文言理,有說卦爻辭為文王所作,故曰文言,也有說乾坤德大,持以文飾而為文言。
本篇以“文言”為名,是指《文言傳》?!段难浴肺淖植欢?,專門釋《乾》《坤》兩卦卦爻辭?!段难浴吠ㄟ^注釋《乾坤》卦辭,闡發了天地陰陽變化之理,君臣上下、安邦治國、修心養性之道,它的注釋,無論是從思想內容還是理論深度,遠遠超過了《乾》《坤》卦爻辭。
4.《系辭》
系,系屬;辭,文辭。系辭,指系屬在卦爻之下的文辭,即卦爻辭?!兑讉鳌芬韵缔o為篇名,專指《系辭傳》,其含義為系附在《周易》后面關于《周易》通論的文辭。
《系辭》分為上、下兩篇,稱《系辭》上,《系辭》下?!断缔o》分章,古代不統一,一般說來,多采用兩種分法。其一,分上篇為13章,分下篇為11章;其二,分上篇為12章,分下篇為12章。
《系辭》是對《周易》總的說明,內容博大精深,是今本《易傳》7種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是學易必讀之篇,闡述了乾坤在《周易》中的地位以及內在的根據,追述了《周易》起源、形成、作者、成書年代,揭示了《周易》的作用為認識事物規律、預知未來、道德修養、安邦治國、觀卦象制作器具;解釋了十六卦十八辭,以補充《彖》《象》之不足,說明了《周易》體例,包括卦位、作用、爻位、爻德等;保留了古代原始的占筮方法——大衍筮法,并對其客觀根據作了說明。
5.《說卦》
又稱《說卦傳》,是系統地解說八卦的專著?!墩f卦》一般被分為十一章,主要說明八卦產生、性質、功用、方位,以及八卦所代表的卦象。其中八卦的性質、基本卦象是分析《周易》卦象,進行筮占的基礎。
6.《序卦》
對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觀根據進行總的說明,以“有天地然后有萬物”說明乾坤居《周易》之首,又以因果聯系、物極必反、相生相成觀點,解釋卦與卦之間的關系。以物不可以終窮解釋《周易》未濟為最后一卦?!缎蜇浴返慕忉尪酄繌姼綍?。
7.《雜卦》
雜揉六十四卦,分六十四卦為三十二對,簡要地說明卦名之義。之所以稱“雜”,是因為它打亂了《序卦》六十四卦的排列,錯綜六十四卦而進行解說卦義。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源自《說卦第二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按乾坤、兌艮、離坎、震巽相錯排列,所謂“乾坤縱而六子橫”。
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亦稱文王八卦,其出現遠比先天八卦早。后天八卦源自《說卦第五章》:“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所謂“震兌橫六卦縱”。
歌訣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有多種,如“今傳本”卦序、京房易傳的八宮卦序、邵氏易卦序、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周易卦序等。
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代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八卦五行:
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
八卦生克:
乾、兌(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離(火),離(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兌(金)。
乾、兌(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兌(金)。
八卦旺衰:
乾、兌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離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個季節的后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