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教育培訓應用研究部
高級講師、講師:裘紅祥、邱殿明、董易坤、李計忠、顧生才、戴宏運、葉冠辰、蔡育真、文俊欽、張成杰(臺灣)、莫富國、章大功、徐一翔、藍必照、彭悅營、張守才、邵士海、王鏡宇、王山、楊建鵬、王億洲、周珍、崔永清、曲辛梓、林世剛、徐熙悅、鄂譽堂、余新棟、李進祿、厲瀚璞、薄明鏡、李怡江、蕭桂林、曹國寶、蔡紅楓、鐘時永、楊秀松、蔡挺、黃維、楊林湊、邱宇寧、許群、沈露琳、李青鋒、黃朝福、謝幸活、馮琳琳、黃森、王開祥、巫國亮、王信珹、李霽名、李輝、蔡玉海、姜克嘉、朱同壁、陳世剛、關孟云、王瑞蓮、陳強、龔紅俠、張巖……
國學院培訓教材一
國學傳統文化
國學囊括中華六藝五術,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五術指山、醫、卜、命、相等五術,更有寬泛的解釋,把百家之術,如儒、釋、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說收于國學囊中,如此,則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都能稱為“國學”,其中除了佛教是外來宗教,基本全是誕生于中華本土,所以,國學又稱為“中國學”、漢學。
中華國學,其宗旨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包括五術六藝諸子百家,其中諸子百家,包括“儒、釋、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為天地立心”之學;其中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乃“為生民立命“之術;其中五術,乃是“為往圣繼絕學”、“究天人之際”關系的學問,包括“山、醫、卜、命、相”,被今人疵垢為“迷信”,那些輕易否定一切“究天人之際”關系的學問的人,其實他們很少站在與人生存在狀態息息相關的終極關懷的立場上,去認真的探究天人之際的真切意蘊與內在價值,去拉近生命存在與天人之際之間的間接和直接聯系,在傳統與時代、學問與生活中架設一架溝通的橋梁。
深究國學的本名原意,是指國家學府,如古代的太學、國子監。單純的說國學,乃獨指中華學問一說,自西學東漸、文化分流轉型以來,為區別于西學,中國學界把中國的“六藝五術”統統稱之為“國學”,西學繁衍于東土,東學式微,現代自五四以來的新青年運動前后,一些國學大師們,為保護國學而開始和西學論戰,西學派認為全盤接受西學,而國學家們則誓死保衛祖宗們留下的五千年菁華文化。國學本為中國之獨有,但在中華近代歷史時期,由于中西之學的分野,國學與西學在國內開始逐漸分流發展,國學則興起于20世紀初,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始盛;在中國大陸,國學曾因破除四舊而遭涂炭,文革結束的改革開放以來后,國人的思想學術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的空間逐步繁衍擴大,枝盛葉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國學”復起至今。
國學包括哪些領域和范圍本身并不模糊,國學隨著西學漸淫東學式微之際經波瀾起伏而日漸風起云涌,走到今日實屬不易,國學是伴隨中國傳統文化而生長的、伴隨中國歷史而發展的、在中國國學中有豐富的哲學內涵,國學不是哲學,但是國學的發展史囊括著中國幾千年來的哲學發展脈絡,國學無法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單一的揀出來,希望設立學位如果要找基本依據,那么必須全面復興中國的國學文化,包括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國學的現代化就是把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中的文化知識復興起來、現代化起來?!妒返貙W報》闡釋國學:“國學之為名,本難確定其義。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國學。分析為言,則中國原有學術,本可分隸各種學科”。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哲學以儒家哲學為主流,包括道學佛學百家學等;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并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
中華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傳統文化不僅思想深邃圓融,內容廣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揚道德,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范,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儒家以仁義教化為核心;道學以順應自然為核心;佛學以慈悲、大愛、解脫為核心,強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中華傳統文化包含儒、佛、道三家主流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的范圍廣泛,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都屬于傳統文化的范疇。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具體地講,中華傳統文化以節日、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等為載體。比如正月初一春節、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等節日和各種民俗活動以及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的傳統文化等等,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
國學院培訓教材二
周易文化
《周易》又稱《易經》,分為經部和傳部,經部之原名就為《周易》,是對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義的揭示和相應吉兇的判斷,而傳部含《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系辭傳》上下、《說卦傳》、《文言》、《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是孔門弟子對《周易》經文的注解和對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
《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督洝分饕?/span>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吨芤住窙]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
春秋時期,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后相因,遞變發展,百家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后,《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圣典,六經之首。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并列發展:一為舊勢力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家易,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歷史的源流變遷,分為“兩派六宗”。兩派,就是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六宗,一為占卜宗,二為禨祥宗,三為造化宗,四為老莊宗,五為儒理宗,六為史事宗。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周易》又稱《易經》
有關《易經》的版本流傳:在人類沒有符號文字之前,是采用結繩記事,《易經》的八卦的陽爻,陰爻是用一個大結,和二個小結分別做代表。一串一串繩子結掛在墻壁上就是“卦”的由來。而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疊而組合成的,因此每一個六十四卦的卦是由二個三爻卦相聯結,所以便稱做“連三”。又因為三爻卦中沒“三”這一卦,只有“山”“艮為山”。由結繩進步到符號文字以后,把“三”連結起來就像“山”如乾卦的排列是好像兩個山字連結起來的樣子,故把“連三”改為“連山”了。由于文明的進步,人類知識漸開,對周遭事務的認知也有改變,故對“連山”易有所修訂整理。至黃帝時代,發明了文字,把原先掛在墻壁的“連山”易,修改成平面的符號。發現易的排列,應該由坤乾兩卦開始。而且人類生活最重要的地方是大地,故把坤排在乾卦前面,排在第一,為了正名故改為“歸藏”。一直延用到殷朝。周文王被紂王政治迫害,被囚在羑里。周文王被囚困在羑里為了避免紂王對他起謀反的疑心,所以對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書籍不敢讀。只有弄一本“歸藏”易來讀,以示胸無大志。即是文王羑里演易故事的由來?!皻w藏”易經周文王修訂整理即改名為《周易》??鬃又苡瘟袊呆?,六十八歲獲得《周易》,發現自己心中一切的疑問,在《周易》中都可以得到滿足的答案??鬃幼x《周易》“韋編三絕”,可見其用功夫之勤。并為《周易》寫了十篇文章,闡揚《周易》的理論。最后感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自嘆讀易太晚了,假如在五十歲讀到《周易》的話,就不必周游列國,到處問道了。所以《連山》、《歸藏》、《周易》實際上是一本書,由于版本不同而書名亦有所異。
《周易》
“周”之涵義
具體地說,“周”字,有二義:
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
②指代號,即周朝,古代常稱周朝的書為周書,如《周禮》、《周語》等。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也有人認為《易經》流行于周朝故稱《周易》,亦有人依據《史記》的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認同《易經》因周文王得名。
“易”之涵義
①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象形字,此說出自許慎《說文解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②理解西周之“易”,理當以西周禮樂制度的變革為條件。
③日月為易,象征陰陽。從文字學看,“易”字的構成是“日”、“月”?!耙住鄙蠟椤叭铡?。
④日出為易?!案伞钡谋玖x。
⑤易是占卜之名。
⑥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⑦交易,亦即陰消陽長、陽長陰消的相互變化。如一般太極圖所示。有說“易”的甲骨文為象征將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變換、交易。
⑧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恒常的道不變?!断缔o傳》:“生生之謂易”。
⑨指古代卜筮之書的代名詞?!?/span>周禮》“太卜”的記載中,有《連山》、《歸藏》、《周易》三部筮書稱為“三易”,故易是筮書專有名詞。
東漢鄭玄的著作《易論》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边@句話總括了易的三種意思:“簡易”、“變易”和“恒常不變”。即是說宇宙的事物存在狀能的是:
1.順乎自然的,表現出易和簡兩種性質;
2.時時在變易之中;
3.又保持一種恒常。
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這是簡易;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是“不易”。
《易經》由本文的“經”和解說的“傳”構成?!敖洝庇闪膫€用象征符號(即卦畫)的卦組成,每卦的內容包括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組成。
一:爻,卦畫的基本單位為“爻”,爻分奇畫與偶畫,奇畫由一條長的橫線而成“—”,俗稱“陽爻”;偶畫是以兩條斷開的橫線而成“--”,俗稱“陰爻”。每一卦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畫偶畫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種不同的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觀,初、二爻代表地,奇畫為剛偶畫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畫為義偶畫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畫為陽偶畫為陰。所以用“陽爻”“陰爻”稱謂奇畫與偶畫,是泛陰陽論的表現。
二:卦畫(卦的符號),即由六條“—”“--”奇偶畫爻組成。
三:卦名,顧名思義即前面卦畫之名,如“坤”“復”“既濟”等。
四:卦辭,在卦名后,對六爻的綜合總結,如“元亨利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等。
五:爻題,即爻位名稱,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體位置及奇偶畫性質,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數起,分別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為九,“--”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六:爻辭,指單條爻的說明、描述文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如“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蓖回粤鶙l爻辭間相對獨立、相對靜止但又相互關聯、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時間、階段事物的發展狀態,以構成完整的發展、發生過程即全卦六爻整體內容總結—卦辭。
七:上卦與下卦和內卦與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經卦重之演變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彼粤池砸嗫梢苑纸鉃樯习氩糠趾拖掳氩糠?,四、五、上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為“下卦”或“內卦”。如“復”卦,上“地”下“震”,內“震”外“地”,“謙”卦為“坤”上“艮”下,內“艮”外“坤”。
周易古經
一:古經分篇
《周易》古經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二:卦的構成
1.卦符構成
《周易》每一卦有六爻,即六個符號組成,六個符號由兩部分組成,即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分別取八卦中的某一卦。何為八卦?八卦指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為了記住這八卦的符號,古人總結了順口溜: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符號兩兩相重,構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畫,8×8=64。為了區分八卦之卦和六十四卦之卦,古人稱八卦為“經卦”。稱六十四卦為“別卦”。因此,任意兩個經卦相重疊可以得一別卦。六十四卦是由八經卦相重而成。故從卦畫看,一別卦由兩經卦組成:居下部分稱內卦(又稱下體),另一部稱外卦(又稱上體)。
由于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故往往用八卦卦象稱呼六十四別卦。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種自然物:
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
為了記住六十四卦卦象,以兩個經卦卦象稱呼一別卦。如天地否即看成由天地組成的卦畫稱為否卦。天山遁可看成由天山組成的卦畫可稱為遁卦。
2.《周易》每一卦的組成
《周易》中每一卦除了卦畫(符號)外,還有卦名、卦爻辭,按照先后次序,《周易》每一卦有四部分組成。
①卦畫(卦的符號),即六條符號組成,如坤。
②卦名,所在卦畫后面的叫卦名,如乾,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對卦畫最簡要的說明,它是這個卦的主題。
③卦辭,在卦名后面有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叫卦辭,卦辭是對一卦六爻總的說明。
④爻辭,一卦共六爻,即由六個符號組成,每爻都有一個意思,表達這個意思的文辭叫做爻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在卦辭下,六條爻辭有“九”、“六”作為爻題,陽爻稱九,陰爻稱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為陽爻依次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為陰爻依次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3.卦爻辭的結構
《周易》卦爻辭,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說明事理;另一部分是斷語。
所謂取象,就是敘述一件事,或描述某一自然現象,以此說明一個道理。所謂斷語,就是下結論,多用吉、兇、悔、吝等辭?!吨芤住坟载侈o之所以要由兩部分組成,原因就是為了占問。在占問時,遇到某一卦或某一卦中的某一爻,先看卦爻辭取象部分,表示占問者處境,然后看判斷結果。
卦爻辭兩部分是一種因果關系,有其前因必有其后果,但是這種因果性不具有客觀性、普遍性,也就是說從其前因中推不出其后果,而且有許多事是偶然發生的,不具有普遍性,而《周易》作者將這些不具有真實性,不帶有普遍性的東西加以整理,作為《周易》的卦爻辭。以隱語形式普遍應用于占卜之中來預測未來。
《周易》卦爻辭并不是每一條都是有兩部分組成,情況比較復雜,有時沒有取象部分,直接下斷語。如《恒》九二“悔亡”?;蛘邲]有斷語,如《大畜》九二“輿說輹”(車子與車軸脫節,指車子壞了)。也有的斷語很長,如《坤》“利牝馬之貞”(此占適合乘雌馬)。
《周易》卦爻辭斷語常用辭及含義:
吉(善,福祥)
利(順利,適合)
吝(很難)
厲(危險)
悔(悔恨,窮困)
咎(災患)
兇(禍殃,大的災難)
……
國學院培訓教材三
堪輿風水文化
風水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也稱青烏術、青囊術,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作堪輿。風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場能量。風就是元氣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它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風水的創始人是道家女神九天玄女,比較完善的風水學問興起于戰國時代。風水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早期的風水主要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等方法及原則,為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玄學。
何謂“風水”,從古至今給風水下定義者不計其數,可歷史上給風水最早下定義的為晉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書》中有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可見風水之術也即相地之術,核心即是人們對居住或者埋葬環境進行的選擇和宇宙變化規律的處理,以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風水學又有陽宅和陰宅之分。
風水,可以追溯到悠久的遠古時代。
中國風水“形法”主要為擇址選形之用;“理法”則偏重于確定室內外的方位格局;此外,還有“日法”用于選擇吉日良辰以事興造;“符鎮法”為補救各法選擇不利的措施。中國風水學按照應用對象:又分陽宅風水,即陽宅相法,專司生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擇址布形;陰宅風水,即陰宅葬法,專司死者的陵墓墳冢的擇址布置。中國風水對于住宅所處環境不同,又有所謂井邑之宅、曠野之宅、山谷之宅等區分,如《三元地理》,在風水學應用上,又各有所側重。對于曠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因其與周圍自然地理環境關系密切,多注重形法;而井邑之宅,則因其外部環境的限制,常以形法、理法并舉。中國風水的形勢派,注重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氣派,注重陰陽、五行、干支,八卦九宮等相生相克理論,并且,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現場操作工具棗羅盤,確定選址規劃方位。中國風水學無論形勢派,還是理氣派,盡管在歷史上形成了眾多的實際操作方法,但是,都必須遵循如下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克原則。風水理論實際上就是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宇宙星體學、氣象學、環境景觀學、建筑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其宗旨是審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環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古代中國人民常說:“宅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肉,以草木為毛發,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是如斯,是事儼雅,乃為上吉?!边@是把住宅人性化,說明格局搭配得當,對住宅與人都是很重要的。
天地人合一:
風水貫穿在中國傳統建筑活動的各個過程。從選址規劃、建筑單體、園林小品、室內外裝修設計到施工營造,幾乎無所不在,從現代房地產品牌策劃角度,以現代居住區建筑布局進行風水規劃,應首先樹立幾個風水觀點:太極泛存觀;場氣萬有觀;場氣導引觀。
1.太極泛存觀:
一個城市,一個村鎮,一個庭院,一幢建筑、一戶住宅,一個房間……都是一個太極,只是層次不同而已。住宅建筑布局,既看其自身的太極,也看建筑組群的太極,建筑群布局,應以地形方整、太極完整為宜。不宜缺殘某部分建筑的位置。建筑地段布局應十分注意太極圖的場氣效應,慎重選擇空地,建筑群組團內的小游園綠地,應選在中心地段,并應有建筑小品布置。在住宅設計中,一幢住宅也不宜缺角。住宅樓層內部各戶不宜交錯分戶,造成各戶平面缺殘某角。
2.場氣萬有觀:
風水學的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其本質是氣。覓龍,捉穴,察砂,覓水,定向,是在于察尋適于人體的吉氣,避開不利于人體的煞氣,趨吉避煞,在于對氣的趨,避。物物之間存在場,氣來自場?,F代科學已初步察證,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筑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恰如萬有引力一樣,場氣也是萬有的。一幢建筑可以無足輕重,但如組成建筑群,場氣可能劇變。
3.場氣導引觀:
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筑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一場氣中的氣。宇宙、地球、地域的場氣,為大場氣。大場氣,虛處來,實處止。陽宅多選在類似盆地、半盆地(山環、山灣)中,這種地域,土肥水上,宜于民生,利于接納大場氣。場氣的性狀,是螺旋式運動的,任何局部某一層次的螺旋式運動的場氣,都是宇宙大環境的一部分。
地球不斷地轉動,整個地球、太陽系乃至宇宙的氣場每天、每年都不斷地變動,形成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風水方位,這種根據“時間”變換去選擇風水方位的學問,就是“理氣”。而對于時間的掌握,就要靠天文歷法。
在風水學的運用中,準確而又熟練地掌握干支歷法,可以說是一種基本功。
干支歷是以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一種歷法,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歷。它以立春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每個月含有兩個節氣,沒有閏月。干支歷與地球環繞太陽的周期運動有關,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與太陰月相無關。干支歷月份和二十四節氣的關系見下表:
數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干支歷月份 | 寅月 | 卯月 | 辰月 | 巳月 | 午月 | 未月 | 申月 | 酉月 | 戌月 | 亥月 | 子月 | 丑月 |
二十四節氣 | 雨水 | 清明 | 大雪 | 大寒 |
自古以來,干支歷一直為官方和民間所普通認識,應用于天文、風水、命理、選擇術和中醫等學科上,并為歷朝官方歷書(即黃歷)所記載。以清朝官修史書《清實錄》為例,書中的干支紀年均以立春為分割點:如中華書局影印《清實錄》之第十七冊,乾隆實錄之第九冊,第573頁,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實錄》的記載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绷硪娗宕?/span>紅樓夢》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這里更是明確地指出干支歷在紀年紀月時的轉換點。而農歷和干支歷是兩種不同的歷法,兩者在年份起點、月份劃分規則、每年天數等皆不同。
三元九運是古代中國人民劃分大時間的方法。先人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經過漫長時期的觀測,發現太陽系各大行星的運轉會對地球上的自然和人事現象產生影響,特別是木星和土星的運行規律對地球影響很大。木星環繞太陽一周約12年,土星環繞太陽一周約30年。木星與土星大約20年會合一次。古代中國人民洞悉這一天機,以180年作為一個正元,每一正元包括3個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元60年,分為3個運,每運為20年,即上元是一運、二運、三運,中元是四運、五運、六運,下元是七運、八運、九運,從而構成了完整的三元和九運體系。
· 上元
一運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運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運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 中元
四運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五運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運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 下元
七運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八運2004年—202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九運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以上為公歷年與干支歷年的大概對應關系,年份的劃分要按照干支歷。
在理氣的方法上,大致可分成兩個大的流派,下統諸多分支。直接采用八卦卦理理氣的流派是卦理派。包括八宅派、玄空飛星派(內有六個大的派系,統百多個小的派別)、奇門風水、河洛風水、大三元易理派、金鎖玉關等。采用河圖、洛書和先后天八卦的陰陽五行原理理氣的流派是五行派。包括贛南楊公風水術、新三合派、命理風水、正五行風水術等。中國風水學已經發展為多流派的風水學,每一派的風水學都有不同的理論。
· 形勢派:(1)巒頭派、(2)形象派、(3)形法派;
· 理氣派:(1)八宅派、(2)命理派、(3)三合派、(4)翻卦派、(5)飛星派、(6)五行派、(7)玄空大卦派、(8)八卦派、(9)九星飛泊派、(10)奇門派、(11)陽宅三要派、(12)廿四山頭派、(13)星宿派、(14)金鎖玉關派;
· 命理派:根據人的出生時間闡述地理環境對人產生的影響。
格局
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
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
此明元空大卦向水兼收之法,舉四山以例其余,皆卦內之清純者也。共有八局,此處列出四大局,另外四大局定可依法推出。
風水實踐中最主要的是水法,所謂水法就是調整建筑物朝向與流水之間的關系,使之處水最佳位置,現代風水中的“水”則泛指一切流動的氣場,如道路,水管等。下面列舉風水水法的主要流派。
十二長生水法
水口在:丁未坤申庚酉,生在甲卯,旺在乾亥,墓在丁未。
水口在:癸丑艮寅甲卯,生在庚酉,旺在巽已,墓在癸丑。
水口在:辛戌乾亥壬子,生在丙午,旺在艮寅,墓在辛戌。
水口在:乙辰巽已丙午,生在壬子,旺在坤申,墓在乙辰。
此為楊公十二長生水法。如:未山丑向,乙辰方來水,水口在乾亥:辛戌乾亥壬子,生在丙午,旺在艮寅,墓在辛戌,所以乙辰方來水為冠帶水論。
四大救貧水法
楊公水法四大局,陰陽四局辰戌丑未四墓庫。凡天造地設的真龍城局必有水口地戶。二十四山四十八向,四局四墓之內,龍凡養、生、沐、冠、臨、旺之六龍可取,故楊公曰:金龍。凡衰、病、死、墓、絕、胎六龍不可取用之。
羊刃祿堂水法
楊公水法真訣莫不是師承,非師傳之真訣,必定被誤導,因為歷代師者不輕易外傳,以上所述也無非是托名楊公的偽作。楊公水法是以真龍真穴為體,消砂納水為用。若只顧在立穴而收砂收水,不顧龍穴的真假,就落入棄本置末之下乘作法。得不到真龍,砂水皆不為我所用,盡管消砂納水做得巧奪天工,也是枉然的。一切禍福,皆在龍真穴的、收山出煞上。若是龍不真,穴不的,收不得山來,出不得煞去,“巒頭為體,理氣為用”是真諦。如果能掌握楊公水法的“羊刃、祿堂”之分,算是初步掌握了楊公風水收放水之法,但其中又有八煞、黃泉,及救貧黃泉等之法,如能正確掌握,富貴榮華盡在其間。楊公水法,精簡快捷,真假立辨。雌雄配合,陰陽交媾,就是“楊公水法”的玄關。所謂交媾,就是說物物自具雌雄之性。雌雄與山水之理相應而生旺,如“乾山乾向水流乾,乾峰出狀元”是也。
正神零神水法
正神正位裝,即要將“龍頂”裝在正神位上,正神方位內的山峰要百步始成龍氣,而零神方位里的水,則不論其水面的闊狹,水源的長短,只要能低空而不填實,就可論為吉祥。山龍是如此用法,水龍也是如此用法,交媾的原理,是以不變應萬變,用之于四海而皆準。“山上龍神不下水,水里龍神不上山”是楊公風水的天機妙訣?!敖^地訣”、“貧單絕”、“城門訣”“玉輦經”“門樓經”等之理論,是楊公水法陰陽造化之玄機。
中火星水法
楊公水法的“挨星”理論是指三元九運星氣的旺衰得失;以“排山掌訣”來定?!爸行恰薄盎鹦恰表樐媸菞罟ㄓ忠粋€秘訣,“中星歸庫永代興,火星歸庫永世貴”是也。山水合陰陽有情,廿八宿為用,龍砂向水相配合,才能稱之為“楊公水法”。
進神水法
楊公水法曰:明堂里面要平地,明堂里面有儲水,第一寬暢平整為貴。龍真穴正而誤立向,葬下一樣可以發達,其雖發達得功名,可有禍隱不測,何故?是因為水法錯誤,犯了“羊刃”“祿堂”之向,向上吉氣收不進來,向上來去之水不能為我所用,水主財祿,祿即是奉祿官祿,官祿不為我所用,焉有不丟官之理?真龍真穴得運又水法吉向,才能“催財催貴”。何謂吉向?一不犯“黃泉曜煞”,二不犯“羊刃祿堂”,三砂水要“生入克入”。如此之后再以八卦論吉兇,一卦純清者大吉,二卦者兼生旺可富貴,三卦者雜氣不吉。
七星打劫
"七星打劫"是楊公風水的秘訣,非真傳弟子難以了解,市面上流傳的“七星打劫之法”一般都不可信,以下摘錄一些零散的文章,以滿足讀者好奇之心。
先天八卦講: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搏、水火不相射。確定了一個立體的自然環境模式,以及其自然現象。后天八卦:其內容講:坎離定南北,帝出乎震。一講地平方位,一講天體運行所產生的氣候變化規律。地理之學,根據后天八卦所述規律,在先天八卦立體模式中,尋找人居的地理環境和地平方位。故地理“城門一訣”,講求先后天互用。以上觀點,應該屬于形勢范疇,形勢家從先后天八卦中所尋找的理論依據。無非山水左右旋的形勢配合(一如太極圖之陰陽魚圖形),結合天元龍立天元向的規則??疾旌芏喙艍?,也是如此制作的。古來大地皆有留存,何以?元運不合也。此乃《玉函》講求的主要內容。所謂真傳一句話,訛傳萬卷書,有緣之人方可得之。楊公秘訣“七星打劫”序:“天上北斗司元氣化育萬物者也,斗柄指東天下皆春……”。
文昌水法
“一白水,為魁星生旺,少年科甲,名播四海,多生聰明智慧男子,……四綠木,為文昌,生旺文章名世,科甲聯芳,女子容貌端妍,聯姻貴族?!薄缎C賦》曰:“坎元生氣,得巽木而附寵聯歡”,“名揚科甲,貪狼在巽宮”,“木入坎宮,凰池身貴”?!蹲习自E》曰:“四一同宮,準發科名之顯”?!八木G為文昌之神,職司祿位;一白為官星之應,主宰文章。還宮復位固佳,交互疊逢亦美?!薄兜乩砭搿吩唬骸耙凰耐瑢m主科名,號青云得路,有文筆硯池水,鼎元之兆也”。這些論述,都表明文昌位的作用是準發科名?,F代社會以文章取科,文章蓋世者,即能青云得路,所以在文昌位讀書,是很有作用的。
文昌位有固定和隨運而轉兩種。按固定而言,地盤的巽宮,就是文昌位。巽在東南角,在此角讀書,可以得文昌之輔。按宅性而言,坤宅,巽位得四一同宮。如果立二運坤艮向,巽位得四四一,文昌星還宮復位。同時,坎位亦得一一四,文章魁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人也很有利。所以,二運得坤宅的人,家中必有著名人才出世。艮宅,坎位得一四同宮。如果立八運艮山坤向,坎位得一一四,文章魁星還宮重位。同時,巽宮亦得四四一,文昌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人也很有利。按隨運轉變的方法去找尋一四同宮,也不困難,各個山向之宅,都有文昌位,只是組合有些不同而已。
八煞黃泉水法
楊公水法是指楊公風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山水調整的操作方法,主要是根據羅盤二十四山來推定吉兇。“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此詩明確了楊公風水八卦先后相配之要訣。又如:“八煞黃泉水法”,“救貧黃泉水法”,“九星水法”;詩云:“壬山滄滄水云囗,龍碓磨坊一同尋,囗囗有路人吊死,若有圓墩食藥人,囗囗有樹頭上枝,囗囗有橋出仙人,囗囗有石高照破,兩宮相會破家庭?!?,“羊刃祿堂水法”則云:“羊刃來水見花休,水流疾病產下憂……”。楊公水法是楊公風水的精華之所在。
水法的繼承與發展
風水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在風水的實踐過程中,建筑是體現風水文化的重要載體,許多牌樓、橋梁、廟宇、宗祠、住宅及墳墓以及皇宮丘陵都烙有“風水學”文化的痕跡,楊公風水作為中國風水學傳承的主要流派,歷代楊公的弟子正是這種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如曾文辿、劉江東(劉七碗)、黃妙應、厲伯紹、葉七、劉淼等堪輿名流均是楊公的真傳弟子。其后,堪輿學即“楊公風水學”在贛南口口相傳?!拔母铩逼陂g,由于楊公風水學發祥地江西興國三僚村楊公嫡傳弟子對風水文化的竭力保護,才使其完整保留延續至今。當代楊公水法的知名學者也有很多,如曾氏一脈傳承的第36代弟子梁惟朝,劉氏一脈傳承的第37代弟子劉國勝等等均系“楊公風水學”的嫡系傳承者,為楊公風水學后繼有人奠定了基礎。
楊公風水學既重形勢、重龍脈,又重于理氣。凡得到楊公真傳的歷代堪輿師大多技藝精湛。楊公及其高徒所堪定的古墳、古墓歷經千年而不衰。不但贛南,在廣東、福建、廣西等各省的許多望族的族簿上都記載了他們的名字。歷史是最好的證人,事實證明楊公的堪輿活動,使堪輿文化迅速傳播,大量的建筑實踐,楊公風水有了用武之地,并逐漸影響到整個中國。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風水水法理論已經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同,學習水法也不乏其人,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80后90后,甚至國外的一些中國文化愛好者,均對風水產生了深厚的興趣,相信未來風水這一自然和諧的風水理論一定會在世界建筑和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科學風水學就是以中國古典堪輿風水學為基礎,結合現代多學科科學相關學科進行最佳地理位置選擇和布置的學說。
1. 整體系統原則
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2. 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采取適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筑適宜于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3. 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脊虐l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采摘果實相適應。
4. 觀形察勢原則
清代《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系人禍福最為切要?!憋L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
只要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一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兇,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速,就可知身體的一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察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無后顧之憂,而后福乃大。
5. 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學思想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也證明這是科學的。有的風水師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層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6. 水質分析原則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
7. 坐北朝南原則
中國位于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于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陽光。陽光對人的好處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房比北房的溫度高1-2度;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D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預防佝僂??;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采光,還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甲骨卜辭有測風的記載?!妒酚?/span>·律書》云:“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一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span>
8. 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盡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
適中的另一層意思是居中,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兩邊有建筑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的。
9. 順乘生氣原則
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氣,水得之于氣,人得之于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于氣。因此,風水講窮有氣則生,無氣則亡。
風水理論指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作順乘生氣。只有得到生氣的滾滾,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
10. 改造風水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為自己服務,《周易》有彖曰: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面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人們只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
風水學權威認為,中國流行的風水學的核心是全面考慮,綜合分析,統籌兼顧,主要有十個方面的內容。
一、觀天
宇宙星體對人的作用。古代中國人民十分注重太陽月亮星宿對人類的影響,在風水上主要表現在采光、立向、選日方面。
元運年月日時四季,都是由天星循環所形成的,所以天體的運動對人的影響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所謂堪輿,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萬物。觀察天,了解天,天光上臨,地德下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據天星來選擇風水地也就成了風水學中最原始的最基礎的學問了。
幾千年前形成的中國夏歷,和我們一直沿用的農歷,其中都有風水師的重要貢獻。
根據星空的現象來預測人世的休咎,這也是風水學中一種很重要的方法。
七政四余,輪流當值。天星在時間上也有一系列的程式,這主要表現在天星演禽日課上。
二、辨質
風(空氣)、水、地(土)的質,對人的作用。這是風水學的基礎。風為人呼吸的空氣,水為人吃的水,源頭水,土為種莊稼的土、穴位中的土。因為空氣、水、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如果風(空氣)質不好、水質不好、土質不好則會造成生物不好,引人發病,致人生災,我想這是誰也不會否認的。
古代風水師主要有望氣聞氣等方法以測定空氣質量,品水養魚等方法以測定水的質量,捏土嘗土等方法以測定土的質量。
雪心賦云: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據目測定風水土的質量的方法之一。
益福堂的實證生氣十法一文中就有此類方法介紹。
在古代,科技不發達,風水師只有用眼看,用鼻聞,用口嘗,用手捏,用秤稱的原始方法去鑒定風水地的質量,到了科學昌明的今天,風水家們如果還抱著這些簡單方法不放,不與時俱進,不進行工具創新,不借助于科學儀器來測量空氣質量,水的質量與土的質量的話。甚至有的連這些基礎原理視而不見,這些簡單方法棄而不用的話,我想,那些風水先賢們在天有靈的話,會暴怒如雷的,會臭罵我們的。
三、察形
風水地的形貌情意對人的作用。這里所指的風,既是空氣,也是空間。水,是由水積累而成的溝渠溪流,江河湖海。地,是由土積累而成的山崗嶺脈。后來風水學家把陰陽宅所在位置(穴位)后面有直接聯系的山脈稱之為龍,其他的山崗稱之為砂。
人類在繁衍生息,治國安民,行軍打仗的過程中,發現觀察天象,勘察地貌,了解地形,分辨地質非常的重要,關系到人類的存亡興衰,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仗的成功失敗,于是就形成了風水學的原始理論---地理。
風水家發現,山水的形狀體貌是會影響到人類的行為和吉兇的。
風水學還把山川空間人格化人性化,按山川空間三者的形態表示理解為情意表示。有情于陰陽宅者為吉,無情于陰陽宅者不吉,反情于陰陽宅者為兇。這是風水學中高等層次的學說。
這些內容風水學稱之為形體學??稍陲L水典籍青烏經、葬經,雪心賦、撼龍經、疑龍經、發微賦、人子須知等書中有較詳細的說明。
四、乘氣
風水地的氣對人的作用。風水地三者中有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氣存在,這種氣不是空氣的氣,而是由天地山川空間流通、會聚、孕育、體現出來的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表,不能用羅盤測量的東西。氣有吉氣兇氣中氣之分。能意會得這種氣,能接收生氣,摒棄兇氣,才可以達到風水學的最高境界。所以乘氣是風水學的頂尖技術。
葬書謂“氣以生和,氣因形來,氣以勢止,氣以土行,氣以龍會”“形止氣蓄,化生萬物”“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是也。
益福堂的內證生氣十法、外證生氣十法、風水的吉氣兇氣三文中有識氣方法介紹。
五、方位
風水地的磁場方位對人的作用。
這是風水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的測量工具就是羅盤。根據古代中國人民的經驗,發現陰陽宅前后左右的山水所在的方位,與陰陽宅的方向和位置相互作用,會對人類有直接間接的影響,會左右到人類的生死存亡,興衰禍福,吉兇休咎。因而產生了大量的學說來演繹來推論。風水學家稱之為理氣。
理氣最主要的有六類:
1.用先天八卦靜態配合論;
2.用后天八卦動態平衡論;
3.用凈陰凈陽法納甲九星論;
4.用三合生旺墓論;
5.用天星配合山水論;
6.用山水空實配合三元九(八)運論。
每類又分多種學派。各派內容有的互不相通,有的大相徑庭,有的互相攻擊。
理氣是風水學中最龐大,最復雜,真假難分,高低莫辨的內容。是最多糟粕的地方。是最受人們攻擊的學術。因為很多理氣內容玄而又玄,無法用科學解釋和事實驗證而難以自圓其說。
很多人在理氣方面花了畢生精力,洋洋大觀著書立說,把羅盤加了一層又一層,圈了一圈又一圈,意圖闡精釋微,探究風水奧妙,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但卻容易把自己把后學圈進一個小圈子里舍本逐末而不能自拔。
人們所以說風水是迷信,就是因為他們認為:用羅盤測下方向,說點吉兇就是風水學的全部,就是風水大師了。這顯然對風水學是不公正的。
根據益福堂的理解,理氣不是風水學的全部,理氣雖是風水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必須掌握的學說,但卻不是最關鍵最核心的學說。這就是古哲今賢癉精竭力創研千門百派理氣都無法破解所有風水奧秘的原因。
六、定位
陰陽宅的位置選擇和方向選擇。
掌握了上述原理后,那就可以選擇確定陰陽宅的位置了。風水學中謂之點穴。
點穴是風水學的核心,因為風水師的所有努力都是以陰陽宅為基礎為中心來推論的。所有風水地環境都是圍繞針對陰陽宅來發生作用的。因為只有真穴正穴,才是風水地生氣會聚之所,才能獲得風水地的吉氣的。
陽宅會受風水地的影響而對人發生作用,這個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那陰人所安葬的位置會對他的后代產生作用,是用現代科學無法理解的。但是根據古代中國人民的經驗,今人的大量事實證明,這種作用卻確實存在,有時比陽宅的作用還更明顯。這是為什么呢?
益福堂不才,不能用科學原理解釋這個原因。但大家卻不能以為用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都是無用的,都是不可相信的。因為科學也有局限性的,科學也不是萬能的,現代科學也不是完美無缺的。
選好陰陽宅的位置后,然后選擇建造最合適的方向,以接收承納四周山水空間的生氣。謂之立向,立向也就成了風水的關鍵。
大家看古代官衙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子山午向??梢婏L水學是很注重方向選擇的。
七、擇時
風水地與時間配合對人的作用。
古代中國人民發現,在不同的年月日時,建造不同方位的陰陽宅,也會對人的興衰禍福有很大的作用,甚至一些國家大事社會大事人生大事,也可以借助時間的選擇而增加福氣或成功。于是就創造了一種選擇時間的學說。風水學中謂之日課。日課學主要有造命、天星、河洛、斗首、奇門、六壬、演禽、紫白等。
風水家們還發現三元九運的時間段的不同,也會不同地影響陰陽宅的好壞。所以就形成了三元玄空六法等多種學派。
由于時間是由天地運動產生由人類感知的東西,既然人與天地為一體,時間對人所起的作用也就合乎邏輯了。
根據上面分析,風水學說,既包含天、地、風、水等物質,還把時間納了其中,是一種空間時間的統籌組合,是一種最為全面最為系統的宏觀分析與優化。
八、施工
陰陽宅的設計施工與風水地的改善。
中國風水學把在建造陰陽宅中的設計施工,視作為跟隨陰陽宅建造總個過程的必須掌握的方法。如陽宅建造的方向,采光,大小尺寸,高低,顏色,房間,灶,床,門,家具等的內局選擇安排,還有井,門樓,路,橋,廁,出水口等的外局設計與安排等等。
古代中國人民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不好的環境是可以人工改變的。所謂目力之巧,工力之具。
古代的村落中的后龍山,水口山,大量種植和嚴厲保護樹林,就可以知道古代中國人民是很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還有如用改河、建橋、筑路、挖塘、圍墻、建塔等很多方法來改變風水地,以獲得良好的人居環境。這就是風水學的功勞。
風水學稱這些為工力做法,這也是風水家們必修的課程和必做的功夫。所以古代的風水師同樣也是建筑設計師。
九、循禮
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風俗禮儀。體現孝道的重要方式。
安葬先祖,是中國人慎終追遠,尊祖敬宗的最佳方式,所謂入土為安,人從地里生,還回地里去,選個山環水抱、山清水秀、靈氣集中、生氣盎然的地方安置祖先尸骨,立個碑,建個墓,刻上祖宗名字,讓后人能瞻仰先人,緬懷祖德,能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這對中國人的倫理建設和社會進步,其意義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風水學規定,在安葬先人過程中,還要按一定的儀式進行,以寄托后人的哀思與表現后人的孝道。
在建造陽宅時,在社會或人生的重大事件時,也都要按一定儀式與程序來進行。雖然這些儀式的規定各地有所不同,但這也是風水學的實用內容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了這些儀式,才能將風水學的實施有步驟有禮節的完成。這也就形成一種中國民俗遺產。
十、積德
勉人盡孝,勸人為善,催人向上,使人得福,告訴人們順應自然規律、優化自然環境來改善提高人生和社會。這是風水學的基本理念與最高目標。
中國古代人民認為,天地人是一體的,人的心靈與天地的靈氣是相通的。美好的心靈才能和美好的風水地同氣感應,有美好心靈人才能得到美好的陰陽宅,才能獲得風水地的吉氣善待。反之,有丑惡心靈的人是無法得到美好的陰陽宅的,只能得到丑惡的陰陽宅,也就只會得到風水地的兇氣懲罰的。所以風水學十分重視風水用戶和地師的心靈的塑造與凈化,十分重視道德的修養與積累。福由心生,地由心造。
風水可以改天命而奪神功,這是古代中國人民對風水學的高度肯定。風水學告訴人們要能順應自然規律,做到天人合一,要優化自然環境,這樣就有了好的陰陽宅,有了好的風水地的吉氣感應與蔭庇,自己和后人即可以平安昌盛,所以丁財貴秀,百福臻臨,如果人人家家都能獲得好風水地而吉祥,社會就會因人人平安幸福而和諧,民族國家也就會因人人有為家家發達社會和諧而興旺,這就是風水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所在。
根據上面分析,可以說,中國風水學是宇宙星體學、天文學、天體運行方位學、地球物理學、地磁方位學,水文學、地質地貌學、環境景觀學、自然生態建筑學、社會倫理學、美學、人體信息學、氣象學、空間選擇學、時間選擇學、民俗學、做人哲學、玄學、易學、預測學、陰陽學、五行學、形氣學、理氣學、日課學等等一門龐大的綜合類學科。
古代中國人民搞風水,最初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有利于農業生產,二是有利于居住。在衣食富足以后,古代中國人民搞風水的根本目的就出現了,由以上兩個方面轉變為為了富貴或長壽,可富貴或長壽的前提條件是吃飽肚子,住得踏實,因此說風水的科學性就體現在好風水有利于農業生產,有利于人類居住。
風水的標準主要有六項:山環、水抱、朝案有情、水質甘甜、土地紅黃細膩有光澤、得地還應得時得向。
山環指一個地方(指平原)要三面或四面有山環抱,山環抱之地多是平原,平原又稱沖積平原,沖積平原的土來自周圍山上被雨水沖刷下來的風化土,另一方面,環抱的山如同一個容器使風化土聚集而不是向外擴散,土層越來越厚,有利于農業生產的沖積平原就逐漸形成了。因此環抱沖積平原的山既是平原的土質來源,又是平原的支持維護者。與山環相反的是山反背,山反背之地由于無法聚集被雨水沖刷下來的風化土,平原也就無法形成。
水抱,就是好風水的所在前面有河流環抱。前面河流環抱有什么好處呢?前面我們說過,陰陽宅一般都選在沖積平原上,沖積平原是如何形成的呢,是河水沖刷四周環抱山上的風化土而來,因此,環抱的山為沖積平原提供的是土質來源,沖積平原形成的動力來源就是河流。
從中國的地形圖上看,代表平原的綠色地區基本上都在大江大河的中末端,說明這些平原都是大江大河沖刷上游山上的風化土形成的,大江大河是沖積平原形成的動力來源。
就是沖積平原前面必然有朝山和案山,他們有情的標志就是環抱沖積平原。
風水通俗地講就是好地方,居于此處,能助人事興旺、發財,可令后代富貴、顯達,富貴無比;可致后代鵬程萬里、福祿延綿。魯班符咒記載:伏以,自然山水,鎮宅地板,抵抗一切災難,家宅吉祥如意,家庭興旺發達安康。
國有國運,城有城運。中國六大風水城市分別為新疆八卦城、云南昆明、浙江溫州、雁城衡陽、廣東深圳、首都北京。
新疆伊犁八卦城
第一個風水城市是新疆八卦城。伊犁河上游有座按八卦建成的縣城,叫特克斯,又稱八卦城,以城市公園為基心,向周邊輻射。八卦城是公元1230年(南宋),由道教龍門教教主邱處機應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邀請來建立的。700年后,在1992年,邱處機后人也是個風水大師,把城市進行了改建,為中國研究城市走向風水的一個重要歷史性標志。
三面湖光抱城廓昆明
第二個風水城市是昆明。三面湖光抱城廓,四面山勢鎖煙霞。乾隆年間的天下第一長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這是清朝詩人孫髯寫的對聯,說昆明的幾個面,東面像神駒一樣,像一匹駿馬奔騰。在西面像一只飛舞靈動的大鳥。北面像長蛇一樣的蜿蜒曲伏。
山如北斗城似鎖溫州
第三個風水城市是溫州,山如北斗,城似鎖。溫州是中國第一個寫葬書的郭璞設計,在晉朝的時候流難到溫州,受溫州當地邀請來建了一個州府,根據溫州的地理地貌,一般都是面北朝南,南面陽光能射進來,溫州有甌江,有楠溪江。他在建的時候不光是考慮到風水,還考慮到地質的實際情況,因為溫州北岸的土是比較松軟的,受沙石的沖刷,地基不穩,故把整個城市建到南面。溫州實際上是坐南面北的一個城市,根據溫州周邊所有的山勢山形設計了溫州城,周邊的山勢山形正好是北斗七星的形狀。溫州市為了紀念他,其中有個西公山,后來改成郭公山。他不但修了這個城池,還建了64個泉、5個水塘,5色5水來調整這個城市結構。溫州相對封閉的,環山而建的,說這樣做不單可以有好的風水,還能避免戰禍,果不其然,兩次大的浩劫,第一次是(方浪起義),而圍困溫州46天沒有攻下,最后撤兵了??谷諔馉帟r期,溫州作為一個橋頭堡、根據地,免除了日軍的侵襲和對城市的侵襲。溫州避免了戰亂。今天64泉存復不多,可5個水池還在。
三道水口鎖大江衡陽
第四個風水城市是衡陽。因山南水北為“陽”,故得此名。
唐代風水大師楊筠松路過衡陽,也為這里的風水形勢所吸引,遂停留數日,倍贊此地風水格局極佳。在乾隆年間所編修的《衡州府志·形勢》中對衡陽的風水有詳細記載,大意是:衡陽城的鎮山為南岳,南岳蜿蜒而南,形成岣嶁峰,至花藥山,抵回雁峰,結為郡治。她側依回雁峰,前有湘江環帶,東洲島浮現于前方江面,蒸水在北面由西而東匯入湘江,再往北是耒水自東而西融入湘江。石鼓山列于府治左側,隔岸望之,形如一彎偃月。其景色之秀麗,確為一處絕佳的山水形勝之地。湘江、耒水、蒸水交匯于衡陽市中心城區,故有三道水口鎖大江之說。三河交匯處為石鼓江山,石鼓江山對面建了一個塔,名來雁塔。其實古老的風水里面怎么去勘測和相地有這么一個流程,第一個叫尋龍,第二是點穴,第三是查砂,第四是問水,第五是切相。它是分了五個方位,也就是說如果根據整個城市找到龍脈,找到穴眼之后一定要把它鎖住,就是鎖住城市的命脈。也就是在水口的位置會做一些寶塔、建筑物,做一些很特殊的東西來鎖住,而衡陽是很特殊的,三座寶塔(來雁塔、珠暉塔、接龍塔)分別鎖住了衡陽三個河眼,故成為中國最著名的風水城市之一。
……